首页 服务范围 创伤阴影

服务范围

化解这种深层的创伤阴影,除催眠外几乎没什么办法
2023-02-22 来源: 浏览量:270

(催眠师黄丽娟)

求助者(16岁女孩父亲)H老师,小孩的心理能量不足很大可能是在人际关系的精神内耗上损失的。

催眠师:你发的这个视频说的也有道理,但他说的是指性格缺陷导致的心理问题。对于严重人格缺陷导致的严重心理障碍患者来说,他说的未必适合。

性格缺陷就相当于一座房子的门窗或瓦片损坏了。人格缺陷就相当于一座房子的重要格局或房梁扭曲变形了。

人格缺陷最严重的是分裂型人格,然后是依赖型人格,然后是顺从型人格,然后是控制型人格,然后是完美型人格,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型人格。
我初步估算(不一定正确)SS的人格结构中:分裂型占60%,依赖型占30%,正常型占10%。她自尊心很强,很敏感,戒备心理特别的强。

SS妈妈的人格结构中:顺从型人格占40%,完美型人格占40%,正常型人格占20%。她特别能忍受,忍到没原则没底线的地步(指先前,不是指现在)。

SS爸爸的人格结构中,控制型人格占70%,正常型人格占30%,表现为自我意识特别的强,绝对不肯认输,很难低头妥协。

SS内心的痛苦是极少人能真正理解的,如果按照自然发展(指没有外界心理干预或药物干预),她会往精神分裂症的方向发展的。

人的心理规律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逃避痛苦的驱动力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驱动力。

SS来说,给她最多爱的人是妈妈,给她最大伤害的人也是妈妈。她害怕与人有肢体亲密接触的机理是这样的:在她非常幼小的时候,妈妈身上的负能量很重,一个负能量很重的人,紧紧地抱着一个幼小的孩子,这个幼小的孩子是很痛苦的。幼小的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妈妈的抚摸),但抚摸的过程中痛苦大于快乐,于是讨厌被妈妈抚摸,进而泛化到讨厌被所在的人抚摸。像这种情况估计在1000万个人中都很难找得到一个,属于特例,用常见的对付心理问题的方法套用在SS身上,不适用的。

人格缺陷越严重的人,就是内心深处缺爱越多的、内心安全感越低的人,客观地看待SS,其实她是一个内心严重缺爱的、内心安全感很差的人,即她内心深处缺爱的空洞很大,她内心深处的黑洞很大很深。

心灵受伤程度不同的人,首要解决的方面不同,对于心灵创伤很重且心理能量很弱的人,你明明看到他身上有缺点,但你不能批评他,暂时先不纠正他的错误,而是先给予无条件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及帮助他释放负能量先,当他心理能量强到某个程度之后,再来解决他的缺点,纠正他的错误。

求助者:人格是天生的吗?你是如何判断分裂性人格的?
催眠师: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机理机制http://www.xinlingtong.cn/list_70/748.html

求助者:我看了下,不像分裂人格特征,她是非常愿意与人交流的,只是在人际交往中有障碍而不知道如何应对而产生自卑和内耗。她讨厌肢体接触也是出生后就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后天形成的。

催眠师:她依赖型人格也很重,也许依赖型人格的比例更大,她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关注理解。严重缺爱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像爱的乞丐一样。

求助者:是的,我看了下,她非常符合依型人格的特征。

催眠师:人的性格与气质类型一半是天生的(与前世有关),但讨厌亲密接触不是天生的,因为人的本性(包括所有的动物)是渴望亲密接触的。              

求助者:SS从小就不喜欢别人抱,估计是天生的。她也是因依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出了问题,让和她走得过近的同学感觉很累。

催眠师:过度敏感的机理:因为曾经严重受伤,绝对不能接受再次受伤,于是过度警惕,过度防范于未然,哪怕那个事情发生的机率只有千分之一,也不敢面对。除非他认为他害怕的那个事情绝对不会发生,或绝对有办法预防,或百分之百一定会发生,怕也没用。

求助者:人际交往的认知模式能否校正?她很渴望友谊和朋友,但得不到时就控制不了内耗而难受。

催眠师:依赖型人格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没办法做到自尊自爱,因为对他来说,降低一点自尊来维护关系是值得的,自尊受伤会痛苦,但失去关系更加痛苦。可以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她找到平衡点。

求助者:是的,你说得太对了,无法独处自尊,会被人更瞧不起,形成恶性循环。

催眠师:得花一些时间帮助她找到平衡点。

求助者:自尊自爱是获得友情和他人尊重的前提,在暂时没有朋友时可以独处,这点我们也和她说过,但她很难做到,不知是心理能量低的原因还是依型人格交际惯性。

催眠师:心理能量太弱的人,独处就像把他一个人放到一个黑暗的荒凉的空荡荡的地方一样痛苦。

求助者:她一旦独处就感觉很难受,又主动找那些态度冷淡的人说话,得到的结果又让自己很受伤,从而陷入痛苦内耗的怪圈。

催眠师:因为她潜意识深处的负能量太重,负能量就相当于黑暗的能量,是冰冷的,让人很痛苦的。这个负能量就是三岁之前的创伤阴影。化解这种深层的创伤阴影,除了深度催眠之外,几乎没什么办法。

求助者:是的,除了催眠。当前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或心理暗示解决她当前在学校的恶性循环问题?

催眠师:催眠加认知疏导,另外家庭氛围好也很重要。她从9月份开学到现在,负能量基本上只进不出,当然显得症状加重了。

求助者:她在学校还是有普通朋友说话,但不是那种她渴望依的那种。好的,后面就采用认知疏导+深度催眠。

催眠师:没开学之前,她只在家里,与外人没接触,没受外界影响,当然会好很多。开学后接触复杂的人,还有学习任务,烦躁也是正常的。你女儿本身很聪明,理解能力很强,问题肯定是可以解决的,得一步一步来。

求助者:嗯,她当前的状态主要是焦虑,担心交不到朋友,小学时的冷暴力会再次发生。

催眠师:明白。

 

求助者:以前没看到人格分析的文章,今天看到后,感觉恍然大悟。她自己咨询时也从不会说,我们做家长的虽然有这种感觉,但不知还有这种类型的人格。

催眠师:SS妈妈准备给老师发的信,我仔细看了,千万千万不能发出去,这封信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SS妈妈爱女心切,爱得无微不,过度谴责SW等个别同学挑拨生事,导致大部分同学孤立排斥SS,希望老师主持公道。SS妈妈没有完全站在客观的现实的角度看问题,这封信要是发出去,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SS妈妈很能理解女儿,但无形中会向女儿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女儿好可怜好可怜哦,我女儿总是被恶人欺负。

于是女儿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啊!我不管在哪里都会被人欺负,不管我怎样努力取悦别人,别人都会把我当空气,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我的位置了?

妈妈的思想和心态对女儿的影响太大太大了,建议抽一个时间,SS不过来,只是你们夫妻俩来,在关于开导引导女儿的问题上,达成一些新的共识。

SS受妈妈的思想影响很深,妈妈的错误思想主要是受害者心态,她们的思维非常缜密,需要慢慢地纠正。受害者心态会无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更大的事。

求助者:你说得很对,SS的认知有很大问题,应该是受她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H老师一定得想办法帮她纠正过来,否则以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会出问题的。

催眠师:是的,而且她的认知还非常顽固,一般人很难攻破。

为人处世的正确心态或信念:

1、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换,人都喜欢跟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或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交往。

2、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比如选择到一个好的伴侣,感恩感谢,选择到一个不好的伴侣,也得坦然承担后果,要么继续关系,要么好聚好散,要么适当妥协,但不要抱怨。)

3、别人没有责任或义务一定要对我们怎样怎样,我们也没有责任或义务一定要对他人怎样怎样。与人相处互动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的原则。

4、与人相处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别人不喜欢我,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否我的行为伤害了对方的利益或面子,是否我的存在让对方感觉不舒服,是否别人对我有误解误会)。

5、一个太悲观消极的人,或一个对别人要求太高的人,或一个对别人过度防备的人,或一个规则太多太苛求完美的人,或一个过度讨好取悦别人的人,很容易受人排斥欺负冷落。不要因此抱怨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不舒服在先。

6、与人相处遵循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还犯我,给予警告;人还再犯我,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对方知道我不好惹之后,再说好听话缓和关系,冤家宜解不宜结。

7、人与人之间相处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是不能用好坏对错来衡量的,因为每个人过去的经历不同,所以观念不同,规则不同。

为人处世的正确心态需要一点一点地选择适当时机灌输给她们母女,一下子说得太多,她们会接受不了的。

求助者:好,我以前有很多问题也想不明白,后来领悟到人世间遇到的人和事可能都是业力系统对命运的安排,如自己没法改变就先学会接受,孩子和她妈很难领悟到,只能靠H老师逐步影响。

催眠师:明白。

求助者:孩子妈的问题解决可暂缓,她长期养成的认知习惯很难短时间改变。而且最近小孩最近回家和她妈倾诉下,孩子妈在情绪引导方面整体看还是正面的,虽然对同学的分析有失偏颇,观念上还是让小孩不要在意和接受,因此当前她妈还不是问题的主要矛盾,当前最主要矛盾是小孩在学校遇到一些事情后,如何去面对。例如你写的第一条就很好,如果小孩明白了,她就不会总认为同学不理她,就是有人在背后使坏,而无端给自己增加痛苦。

催眠师:明白。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