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范围 青少年问题

服务范围

叛逆的本质就是要证明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2025-09-24 来源: 浏览量:101

一位15岁男生说:我想坦白,青春期的男孩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以及爸妈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能接受的,你们总说这个时期的我们叛逆不听话,对吧?好像一夜之间,那个听话的小男孩就消失了。

其实说实话,这个时期的我们心里也乱的很,因为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子猛长,声音变粗,第二特征的发育,这些变化就像身体里装有闹钟,天天在耳边喊:“你是个大人了,该有个大人的样子了。”

可大人是什么样子呢?能自己做决定?有独立的想法?还是能负责?我们心里也是根本没有谱的,那该怎么办呢?只能去试。于是这个时期的我们往往开始反抗父母,穿奇奇怪怪的衣服,留特立独行的发型,听你们搞不到的歌,甚至做点违禁的事情,但这真不是存心气你们,而是我们在用这些出格的行为,笨拙的探索“我是谁”的边界。只不过由于思想不成熟,经常拿捏不好尺度。

我第一次萌生出自我独立的想法,想要自己说了算是在初中的时候,那一次导火索是因为我想留一个微分碎盖的发型。

当时我们班里男生特别流行鬓角短短,然后头顶头发打薄飘着的发型。当时我觉得特别帅,然后也盘算着去剪一个,结果放学溜进理发店,刚坐上椅子说出我的要求,我妈就不知道从哪里跟来了。我妈听到后脸一沉,声音压得很低,但特别凶地说,小小年纪留那惯样,学生就该有个学生样,不行,必须得给我剪短。

最后我没办法,被压着剪了一个齐耳短发的发型。后来回家路上,憋着气,没跟我妈说一句话,其实那个时候我不是非得要那个发型,就是觉得委屈——头发长在我头上,我却连选一个喜欢的样都不行。

然后第二天一早,我揣着钱又去理发店,进门就说剃光,越短越好,这个冲动的举动,让我戴了两周的帽子,一直等到头发长长为止。

其实我根本不喜欢光头,就是憋着那股劲,想要去证明我的事我能自己拿主意。其实青春期的我们经常会做一些父母无法理解,甚至离经叛道的行为,这些在你们眼里是不服管,但对我们来说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因为身体里那股劲在推着我们去寻找我们理想中大人的样子,这不是故意对抗,而是成长在逼我们自己去探索。那面对这个时期的我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呢?我看网上专家教了好多技巧,核心就是沟通,可叔叔阿姨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往往当你们使用的时候,我们总是想躲开,甚至觉得烦。

在经历过我妈用这些技巧之后,我发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很多家长的沟通,骨子里还是把我们当成需要被教导被纠正的小孩,而不是一个正在学着长大的准大人。

比如我妈就经常嘴上说着:“来,平等交流,说说你的想法。”结果我刚开口,话还没说完,“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你这想法太幼稚,一点都不成熟。”这些话就从我妈嘴里砸了过来,这种平等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太假了。

就是我妈根本没有打算听我说的话,她还是想用她作为大人的经验来压服我,而更让我心凉的就是情绪失控后的反转。

就是本来我跟我妈聊的还行,气氛平和,然后我妈就问我:你为啥非得这样选?当我试着解释自己的想法,然后我妈发现我的想法跟她不一样,并且我还非常坚持时,我妈就突然抬高嗓音:“我是你妈,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个时候前面装的耐心就会瞬间崩塌。

那一刻我就明白了,得了,之前的沟通全部都是演的,最后还不是得听我妈的,那还费什么话,干脆闭嘴得了。
其实这并不怪我爸妈,因为他们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专家几句话就能改的。我妈简单生硬的硬套话术,反而会让我和她都不自在。

所以叔叔阿姨,有时候不沟通反而能让关系更加平稳,让我们的成长更加顺畅。但这里的不沟通,绝不是冷冰冰的不搭理,而是把那些没有用的说教换成实实在在的尊重式行动支持。

我看身边和爸妈关系不错的哥们,他们的家长大多数做到了以下三点:首先,第一点就是用行动看见需求,远比用嘴问你要啥更加有用。我们青春期的男生,有时候会显得特别别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既需要帮助,但又不愿意被当成小宝宝照顾。

就拿我自己来说,去年有阵子,我脸上突然爆痘,然后又红又肿,自己看着都闹心,这让我开始不爱出门,大夏天也总戴着口罩,和同学说话就是低着头。那时候我特别特别渴望痘痘赶紧好,可又不好意思向我妈开口要护肤品,觉得护肤是一个非常矫情的行为。

我妈这个时候做法就非常聪明,她没有追着问我的需求,只是默默在洗手台放了松达黄芩的空头洁面泡泡,然后轻描淡写地说:“这是青少年专用的控油祛痘洗面奶,你试试。”

后来我发现它含有黄芩根提取物、氨基酸,加上APG,温和不刺激,有8种保湿成分。三天痘痘就瘪了,后来我整个脸感觉清爽多了,也慢慢不自卑了,口罩也摘下来了。

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我妈没有否定我的别扭,也没有强行干预,而是用这个小动作告诉我:你的困扰我看到了,你需要的东西我帮你找到了。这种没有废话,没有说教,却精准对症下药的支持,让我真切地受到了被尊重、理解。

第二点就是让我们摔小坑比护着不摔更能长激情。你们大人怕我们孩子走弯路吃亏这些我们懂,但有些小坑小跟头真的自己摔一次,才能知道有多疼,才能记得住。

我有个哥们,他之前沉迷手游,然后非得花光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个游戏虚拟皮肤,他觉得这酷毙了。

后来他爸知道了,没有吼他不准买,或者乱花钱,而是非常平静地跟他去阐述:这是你辛苦攒的钱,你有权决定怎么花,但你需要去想清楚,买了这个,钱真的没有了,以后看到更想要的,千万别后悔。我那哥们当时热血上头,还是买了。结果新鲜两天,发现就那么回事,看着空钱包,肠子都悔青了,从此花钱谨慎多了,这比听他爸唠叨一百遍要节俭都管用。

第三点就是支持正规愿望,让我们自己担责任比替我们规划更加能立得住脚,想成为大人,最关键的点是什么?就是对自己负责呀。父母总想替我们规划好一切,怕我们走偏,但其实支持我们去走那些正经的感兴趣的路,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去担起责任,反而会成长得更快。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高一的时候痴迷摄影,想和同学搞校园摄像兴趣小组,记录一下校园生活,然后我就跟我爸妈说了。他们没有立刻反对,而是认真地问我:你们计划怎么做?需要多少时间?怎样保证不影响课业?最后给我们定结论:你们自己想清楚计划,自己协调时间场地,如果因搞活动耽误作业或者复习,你们得承担后果。

讲完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插手,后来为了办好影展,又不落下学习,我们几个真的是绞尽脑汁地规划时间,然后发现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这种你想做正经事,行,你去干,但过程自己搞,责任自己担的支持,比直接给我们规划好我们应该去走的路,更能让我们找到那种“我能行”、“我是大人”的感觉。

所以叔叔阿姨们,我们要的非常简单,就是被当作一个正在努力长大的大人来看待,这个时期的我们需要空间去试错,哪怕摔点小跤,栽点小坑,我们更需要机会去证明我们自己能行,我们能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需要在探索方向的时候,知道背后有人在默默关注,而不是在我们刚抬脚的时候,就冲向前拉着我们的手说:“听我的,那条路才是对的。”

 

 

敢叛逆的人,就是敢说不的人,就是敢反抗的人,就是敢活出自我的人,这是心理能量强大的表现。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很叛逆,不但不要去纠正他,甚至还可以表扬鼓励他,至少是由着他,别大惊小怪。凡是逆反的人,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感受到不自由,或感受到压迫了。压迫的力量越大,反弹的力量就越大。回顾我自己青少年时代,我从来没有逆反心理,因为我是无限自由的,没有人压制我。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特别不喜欢被人领导,我喜欢自己做主。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