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范围 儒释道

服务范围

《因果的奥秘》第九章 邪淫之害
2025-05-01 来源: 浏览量:106

益西彭措堪布

 

作者: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因此你们应当舍弃黑业、杂业,修习白业。

 9999#

 

(接上)

在民国前,有位青年婚后进城应考,考试还没有结束,他难耐寂寞,就和好友一道回家。步行百余里路,二更天到了家门。父亲骂他:“你一定是在城中惹事生非,才连夜赶回来,明天再以家法痛责。”父亲叫家人把他双手反绑,关进一间空房,锁住房门。

第二天,父亲很晚起来,把儿子放出,一句话未问。儿子本来很兴奋地回来,突然受到父亲的指责,一夜不安,放出来时,他始终不明白父亲的用意。等他到朋友家里,得知朋友已经死去,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爱护他,才把他关入空房迟迟释放,因为不方便明说,才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用心良苦。

以上是百里行房致死的例证,所以在家夫妻在过度劳累等时必须节制房事。

下面再按《寿康宝鉴》列举一些非时行淫的过患,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原书。

月经来时犯淫,会成血淋症,男女都病;胎前犯淫伤胎,所以有孕后应分床绝欲。(印光大师曾说,孕后交合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怀孕时间久,如果行淫,或致堕胎及伤胎。)产后,十余日内犯淫,妇女必死;百日之内犯淫,妇女必病。

生病、生疮、出痘之后,不是十分复原,万万不可犯淫,犯淫多半必死;眼病未痊愈或者刚痊愈,犯淫必瞎;虚痨症,虽然养好强健,还须断欲一年,如果认为复原而犯淫,多半必死;伤损筋骨,愈后须要戒一百七八十天,未过百日,犯淫必死,纵过百日,犯淫也会导致残废。

过于辛苦、过于操心、天气过热、过于忧愁、过于惊恐,都不能犯淫,若犯,轻则成痼疾,重则当即死亡。

病后,犯则旧病复发。远行百里行房者死,行房百里者病。

以上根据《寿康宝鉴》大略讲了非时行淫的过患,从中也可以明白把非时行淫定为邪淫的道理所在。

在家居士除了不邪淫之外,还要注意房事不能过度。《感应篇》注释当中说,夫妻之间也要寡欲,人身之精散在三焦,荣华百脉,而欲火一动,合聚流通,都从命门出来,非常可怕。人精足,神就生,精神足智慧就生,聪明强固,就能成就事业。如果淫欲过度,亏损精神,一生事业都会因此而消失。印光大师说:“一切事业,以身为本,身若受亏,事俱消陨。伤身之事,种种不一,最酷烈者,莫过淫欲。”古语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孔子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有智者把人体比喻为一盏油灯,精为灯油,如果贪图房事之乐,纵欲而不节制,就像灯油很快就会耗空,年龄一大,百病丛生,到时候后悔莫及。相反,灯油如果不溢,燃烧时间会很长,而且灯很亮,同样人如果能节欲葆精,就能长寿,而且老来有精神。

明朝衢州地方有一位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就中进士,选任为松江节推,少年得志,亲友都很羡慕。可是他生性好色,年纪轻轻就有十几位宠妾,个个都很娇艳,由于他纵欲过度,上任一个多月就虚脱死亡,一生的前程都化为乌有。

一九九四年十月,有一位姓翁的老人,六十六岁,下午到宁夏路一家专门放映色情电影的戏院,观赏三级片。到了晚间十点三十分电影散场,管理员发现:老翁暴毙在座位上,全身冰冷,已经气绝多时。经法医验定,死者是因为兴奋过度导致心脏麻痹而死。

以上两则公案之中,徐生是以有限的精神,供无穷的色欲,透支过度,所以精竭而亡;翁老风烛残年,仍不知保守精神,几个小时的刺激,便使他兴奋而死。色欲真是杀身的利刃!

印光大师常常说:世间人民,由色欲直接导致死亡的,有十分之四;由色欲间接导致死亡的,又有十分之四,是由色欲亏损遭受别种感触而死。人们把这些死归结为命,岂知贪色者的死,都并非是命。依于命的是居心清贞、不贪淫欲之人,那些贪色者是自戕寿命,怎能说是死于天命呢?依于命生又以命尽而死的,不过十分之一二。由此可知,天下多半是枉死之人,淫祸的惨烈,世间再无第二者。相反,不须费一分钱,不必费一分力,就能成就高尚的德行,享受极大的安乐,留给子孙无穷的福荫,使来生获得贤良眷属的善行,唯一是戒淫。(据《印光大师文钞》译白。)

宋朝有位李觉,一百岁时,面色还红润有光泽,当时杭州知府问他:“如何保养能这么高寿,皮肤还不干瘪?”李老回答:“很简单,就是早些绝欲而已。”

宋朝包宏斋,八十八岁还在枢密院里任职,他像年轻人一样身体强健,神清气爽。贾士道猜想他必定有特别的养身术,闲聊之时,就向包宏斋询问有什么偏方。包老回答:“我的确有一种药丸,自己服用,从不外传。”贾士道求包老务必要传授给他,不可个人独享。包老慢慢地说:“我是吃了五十年的独睡丸子。”当时满坐听了都哈哈大笑。

庐陵周和尚,九十多岁,走远路健步如飞,须发不白,他说:“没有它法,只是壮年节欲而已。”

太仓张翠九十多岁,耳目聪明,还能作画,问他养身秘诀,他说:“平生只是欲心淡、欲事节制而已。”

由以上公案就知道,老而强健之法,不过是节制淫欲而已。

可惜人们没有业果正见,行事多不考虑后果,不仅不考虑后世,就连此生的晚年甚至十年之后的结果都不会考虑。现在的青年一代普遍奉行“不管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观念,可是如果曾经拥有的只是未来痛苦的因,到未来受报时又如何面对呢?如果没有辨别业果的智慧,人的眼光短浅到只求现前片刻的欲乐,好好的珍宝人身,变成纵欲自残的工具,给自己的未来留下无尽的苦难,怎么可能有幸福的一生呢?

以下根据《戒邪淫网》登载的几则现代邪淫事例进行剖析:

有一位仁然居士,小时候听过同村人讲邪淫故事:初三时一位同学教他手淫,尽管当时没觉得有意思,但已经种下了不良种子。初三时偷看手抄本,听同学讲手抄本的内容,情欲开始发芽。高一时,因故住院,开始手淫,一发不可收拾,不择时间地点,结果导致眼睛损坏,经常腰膝酸软,而且对亲属也产生淫欲念头,作淫欲梦。高中、中专、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参加工作之后,由于黄色书籍影视的影响,曾经出差时想调戏一位女服务员。谈对象时,始乱终弃不是一个。未婚同居,纵欲无度,卧室中贴着菩萨像也不在意。终于感召了生死不得的恶疾——癫痫,时间长达七年之久。

在未上网时,他到处寻找黄色光碟、书籍、电视看,上网之后更是看黄色图片、视频文章,不知餍足。恐惧、贫穷、疾病,一次次地向他袭来,他一次次地发愿改悔,又一次次地重犯。学佛以后,由于严重的淫欲习气,意地里曾对佛菩萨恶口大骂、对佛菩萨起下流想、对佛菩萨像起淫污心。这些邪淫的罪过严重损坏了他的相续,直到现在稍得戒除,他的生活、身心才稍微步入正轨。

这则事例也反映出业力丝毫不会空耗,相续中播入恶种子,就像毒素进入腹部一样,如果不及时遮止,遇缘就会发展蔓延,最后可以把人完全毒化毁灭。仁然起先受恶友影响,听过邪淫故事,被教过手淫,心里已播下邪恶种子,再遇色情手抄本,情欲发芽,接下来是持续不断的手淫,以强烈习气的推动使他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对亲属也产生淫欲念头,在菩萨像前纵欲也满不在乎。业不可能无缘无故而消失,我们看到邪淫黑业一直都在仁然的相续之中起作用,以淫业不断增上的力量,使他身心不自在地逐渐转为染污,最后发展到无法自控的地步,心前显现的都是染污相,这是黑业力必然的作用,也是业力可怕的一面。

业是最精确的画师,邪淫业在仁然身心上刻画的只有恐惧、贫穷、生死不得的癫痫、无耻、邪恶,在他心前,甚至佛菩萨的清净法像也成为行淫对境。《贤愚经》说:“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淫欲如同烈火烧山,随着火势不断蔓延,造成的伤害也逐渐增大。人陷在淫欲之中,不断地毁灭自己,日日月月滋长之后,业力强大,导致堕落三恶趣,无有出期。)对应作者邪淫的发展过程观察,确实如此,起初淫业之相很小,但是随着淫业的积累,微小转成巨大,最终导致欲火烧身、恶贯满盈的状态。认识业增上广大的规律之后,大家一定要防微杜渐,不能放纵。如果把今天现代都市的环境和藏地的环境作个对比,可以发现,前者引发淫欲的外缘超出后者数百千倍,基于这一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修行者,更要有洁身自爱的节操,任何淫秽场所、淫秽网站都不能进入,任何色情书刊影视光碟都不能观看,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有清净的身心用之以修行。

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心光,他说初次手淫大约是在十二、三岁,一直到现在都未戒除,不是惭愧所能形容,简直是罪大恶极。小时候,他身体不是很好,但这并不影响他性欲、邪念的冲动。在一次对邻居小女孩猥亵之后,这个被同学老师公认的好学生,从此就手淫不断了,上初中之后,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居然在老师上课时,偷偷手淫,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手淫、意淫越来越频繁。有了VCD之后,他到音像店买很多淫秽光盘,也看过色情杂志。在上网之后,更加变本加厉,整日流连在黄色网站中,搜集小电影和色情图片,而且乐此不疲。

由于频繁的淫业,心光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染污,他自己说:“自我感觉在初次手淫之后,就有深深的负罪感,害怕丑行暴露,整天心神不宁,从此说话做事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有胸闷气短的毛病。升学之后,住在集体宿舍,手淫仍在继续,每当同学们睡觉之后,我才作那种丑恶之事,行为鬼鬼祟祟,生怕被人看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我岂不就是一个鬼吗?到了白天,又装得像个人似的。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毕业。参加工作后,手里有了自由支配的钱,就迷上了网络,一头扎进黄网,不能自拔,每月高额的费用也不能使我动摇。有了家庭后,老毛病还是无法去掉。”

几年前,心光接触了佛法,一度也学得很努力。他认识到邪淫的危害,并且登陆过一些戒邪淫的网站,热情高涨之下,发誓戒邪淫,但是屡屡失败!每次懊悔之后,都发誓要改,可是过不了几天,又像苍蝇逐臭一般,沉迷在黄网当中。

从以上这一段,可以看出以淫业之力,使心光陷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伴随他的只有深深的负罪感,整天心神不宁,说话做事难以集中注意力,心理阴暗,胸闷气短,现生已经变成鬼相。业力的作用不会错乱,大家注意体察善恶业对内心截然不同的作用,远离邪淫的白法会使心清净、开朗、喜悦、安详,邪淫的黑业则会使心污秽、沉重、萎缩、阴暗,确实是“善恶报应,丝毫不爽”。正是基于邪淫损坏相续这一点,我们不能造邪淫业,造了决定会毁坏福德、智慧,不可能产生丝毫真正的安乐,这就是邪淫黑业决定之相,也是缘起无自在的相。《八师经》说:“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散,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淫欲是不清净的,它让人迷惑颠倒,丧失正道,精神消散,由此损失寿命,过早夭折,现生以愚痴、荒淫放纵而感受罪恶,死后还要堕入恶道。因为恐惧这种业报的缘故,舍弃世俗之家,喜欢在山林中安住。)

有一位四十岁的居士,他讲述自己邪淫的过程以及现世的果报:

他第一次手淫,是看了挂历上的女名星,后来基本每月都有手淫,当时在校学习很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所以还能尽力克制,把精力用于学习,但是手淫使他身体差,睡觉不好,心浮,经常感冒,扁桃体发炎。而且自己觉得有阴暗心理,与人交往心地不坦然。中学时手淫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

后来他以理科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南方某重点高校。在大学里,因为追求一位女生遭到拒绝,结果晚上时常幻想,经常手淫,和同学相处不好,两年后得了躁狂性精神病,休学一年。九五年在厦门大学复习一个月,准备考试,以他的聪明本以为十拿九稳,可是考前一段时间,却晚上失眠,而且性欲旺盛,后来再度发病被送进精神病院。

参加工作后,因为嫖娼,染上了尖锐湿疣的性病,结婚前有过四次嫖娼,以邪淫业力使他不得贞洁之妻。九六年结婚时,对方隐瞒了曾经离婚的事实,而且婚后和一位教授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在两千年生下一个非他血缘的孩子。小孩生下来不久,两人就离婚了。离婚后还不能痛下决心改掉邪淫,反而经常去嫖娼。邪淫使他经常耳鸣,每到半夜心就发热,睡不着,就像经中所说的火烧地狱一样。

公案当中的主人公曾经是全省理科第四名的高才生,照理来说,智慧这样好,前途肯定远大,可是后来他的人生完全走到身心崩溃的边缘。他是被什么摧毁的呢?不是被外在敌人,而是被他心中的淫欲烦恼。少年时代的邪淫使他身心早受伤害,相续被黑业染污,导致心理阴暗,与人交往心地不坦然,这也是恶业力必然造成的影响。中间以淫欲烦恼,迅速削减福德和智慧,使他不仅功名不得成就,反而精神失常。后来邪淫业力再次引发等流果,使他不得贞洁之妻,无形当中,以业力的不自在运转,使他无法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仅仅现前几十年的人生,就反应出这样一系列的苦果,所以业力丝毫不错乱,以邪淫的黑业在初中后任何阶段,唯一只会引生苦果,以黑业产生安乐的机会等于零。

 

破除性解放之邪见

一、性解放主义者认为:以性是人类本能的缘故,不能压抑,需要开放。

回答:如果凡是本能都需要开放,那贪嗔痴是每一位凡夫的俱生烦恼,是本能,是否都需要开放呢?以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说明,人的行为需要如理地取舍,而不是无原则的开放,例如饮食是人的本能,我们能否不考虑食量而无限制地暴饮暴食呢?能否不考虑身体状况而无选择地饮食呢?能否越位而侵占他人的饮食呢?能否不按时间规律而随时随意地饮食呢?稍有理智的人,都会知道饮食是要遵循规矩的,不然就会引生很多不良后果。在对待饮食乃至种种的行为上,以智慧如理抉择而取舍极其重要。我们人类有辨别智慧,以智慧观察时,凡是会引起负面结果的方面应当提前遮止,凡是能导向健康、安乐结果的方面都应当采取,这样行持才是如理如法。因此不是无条件地开放,而是先要以理性判断因是善是恶,果是安乐还是痛苦,然后再如理取舍。同样,如果性行为在时间、场合、对象等方面,对自他造成痛苦,那就应当遮止、防护,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解放。

二、性解放主义者认为:以性是安乐的缘故,应当开放,而不是压抑或节制。

所谓性的安乐,是指眼前片刻的安乐,还是未来的安乐?如果以片刻安乐而导致未来漫长之苦,请问这是我们所应希求的安乐吗?假如美食之中掺有慢性毒药,暂时确有一点乐受,但以此将造成未来损坏身命的恶果,请问是否愿意受用这种带毒的美味呢?同样,以邪淫可能会有片刻快乐,可是最终会导致一系列损害身心、家庭以及未来堕落的后果,为什么为了片刻之欢而不顾未来无尽的痛苦呢?再者,如果淫欲是一种真实的安乐自性,应当是次数越多,安乐越增盛,为什么在这个业重复造作之后,会导致身心衰竭乃至死亡呢?

三、性解放主义者认为: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黑业?

虽是两情相悦,但她的丈夫悦意吗?子女悦意吗?亲人朋友悦意吗?天下的善人悦意吗?出世间三乘的圣人悦意吗?以两人的悦意,遭致这样大的公愤,岂是一种善业?比如两人和合造一件恶业,得到暂时的享乐而高兴,但却引起众人的公愤,这能算是一种善业吗?

四、有人反对对性行为安立罪恶、丑陋、污秽、邪淫等贬义的词汇。

譬如,我们需要将杀生、偷盗、贪污、谎言等,安立为罪业、黑业,因为此等能染污身心、造成痛苦。为什么不应安立为罪业,或者不清净、不正直、不诚实、暴力等的名称?是否应该去掉这一切贬义词,重新为恶业正名,使恶业在人类社会泛滥通行呢?如果去掉负面符号,一定是正面支持、褒扬、赞成、鼓励,而这样的结果,势必将人心引向罪恶而自我毁灭。所以对能造成自他痛苦的行为,我们应当把它安立为罪业或黑业,以此来进行遮止,才能使人心出离痛苦。同样,不正当、不健康的性行为是导致自他、家庭、现世、后世诸多痛苦的因,为什么要赞许、宣扬、维护它,使它合理化而肆意泛滥呢?难道人类是想毁灭自己吗?

五、有些人以“食色性也”作为淫欲滥行的理论依据。

但我们要用智慧抉择,淫欲真正的本质是什么,“食色性也”的“性”,是指人类的俱生烦恼,既然其本质只是一种烦恼,有什么必要对这种烦恼自性安上“美好,快乐,清净,永恒”等的概念?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烦恼,它的果就是生死。许多持邪见者认为,离欲节欲是压抑人心,是禁锢人心的安乐,是刻意折磨自己。对此以比喻来破斥,譬如染上吸毒恶习,如不对治,就会导致严重的迷乱,而堕入无法自拔的地步,所以面对毒瘾,理智的方法是应当克制,才有希望摆脱。同样淫欲是由无始以来的习气力所形成,具有强大的势力,面对它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欲放纵,另一种是以理智对治,最终根除。采取前一种方式,只会像饮盐水越饮越渴一样,结果是越陷越深,而采取后一种方式,虽然暂时要与自己的习气作斗争,要有一种克制、转化,但最终会使自己超越淫欲而达到真正的解放。所以,节欲离欲才是理智之道。针对善根深厚的修行人,为了了脱生死,要求是绝对断淫,对于在家男女,不得已缓而求其次,暂时将淫欲规范在正淫的范围之中,以求能逐步过渡到离欲,最终还是以离欲才能出离生死。

六、有些所谓的性学专家认为:性是推动全人类发展的源动力。

我们要问:这个源动力是从哪个层面说的?如果它会将人类推向灾难,是否还需要这种源动力呢?以流转的角度观察,性不仅仅是整个人类流转的源动力,而且是整个三有轮回的源动力,因为一切凡夫都是以淫欲而生死的,这没有不成立之处;可是从解脱的角度观察,如果不遮止这种迷乱,凡夫的生死何时才有机会解脱?生死的源动力是爱欲无明,而不是智慧,以无明力只会引起业和痛苦,所以这种迷乱力不是要让它发展,而是要除。人类所具有的善心与智慧,才是引导人类向上的动力之源,这才是真正需要发展提升的。

七、还有人说:性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我们要知道所谓婚姻的意义在哪里,对在家人来说,婚姻要负责人类的延续,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依托父母,才能来到人间,因此在家男女结婚成家,是应负起孕育新生命的责任。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新生命获得了宝贵人身,要使这个生命健康地成长,除此之外,纵欲并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人身的宝贵品质,只在人具有突出的意志力、智慧力、善心的力量,如果能够开发它,就会以这种品质产生出伟大的事业、道德与成就,也就是善用人身宝筏,能度过恶趣苦海,获得增上生善趣,最终从生死苦海抵达出世间三乘菩提的彼岸。所以,凭借人身可以引发出一切人类美好的德行,一切戒定慧的成就,现前真正大自在大安乐的境界,这才是人身大义。

行淫不是人身大义,反而与这些宝贵品质相违:以邪淫黑业的力量,人的心力无法集中,在邪思妄想当中,不必说伟大的成就,就连一件小事也不能专心处理圆满,这不是和意志相违吗?

受淫欲蒙蔽,人会没有智慧,也就是邪淫与智慧相违,被淫欲牵引蒙蔽,人的心量变得如针眼般小,在这种状态中,人的智慧是无法开展的。人类的智慧境界,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才会出现,绝不可能以纵欲而现前,不必说出世间的圣果,连天人境界、世间高超的技艺也无法现前。所以淫业的作用,是障碍而不是增上人类的智慧。

淫欲冲动时,也相违善心的状态,因为它是强烈自私的状态,淫欲增上时,人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心态和舍己为人的善心状态相违。为了满足占有欲,甚至可以摧残、损害他人,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邪淫也使人产生种种负面心理,譬如虚诳心、嫉妒心、谋害心、玩弄心。人执著在色欲上,会泯灭兄弟友情、儿女亲情、敦伦孝道,贤善之心都将被障蔽。

以上讲了邪淫的过患,即:以邪淫会导致事业、家庭、身心的败坏,障碍智慧与善心,消减意志力,障碍功名富贵、长寿健康,所以,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比邪淫更严重的灾祸了。面对这强大的俱生烦恼,在家居士应当以理智将它限制在正淫的范围之中,但如果为了解脱,进一步就要断淫。

 

语业分四:一、妄语 二、离间语 三、粗恶语 四、绮语

以下学习四种语言黑业,应注意两个重点:第一,是要了解每种业的事、意乐、加行、究竟,准确认识业的相状之后,返观三门,认识到自己落在何种业中;第二,是要认识黑业与苦果的必然关系,由此发起对黑业的远离欲。

 

妄语分三:一、何为妄语 二、引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 三、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何为妄语

妄语。事者,谓见闻觉知四,及此相违四。能解之境,谓他领义。

妄语之事有八种,即:见、闻、觉、知,未见、未闻、未觉、未知。能解之境,是指能领会语言意义的他人。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见变想不见,及于未见变想见等;烦恼者,谓三毒;等起者,谓覆藏想、乐说之欲。

妄语的意乐分为三种:

想,是见想变为未见想,未见想变为见想等。“等”字包括闻、觉、知这三种情况,即未闻却说已闻,未觉受变想为觉受,未分别了知变想为分别了知。所谓“变想”,只是在他人面前变而已,对自己来说,未见只是未见之想,不会是见想。

烦恼,指贪嗔痴中任何一种。等起,是覆藏想(指变想)、乐于言说的心。

加行者,谓或言说,或默忍受,或现身相,此复所求,或为自利,或为利他,随为何故,说悉同犯。此中说于妄语、离间及粗恶语,虽教他说,其三亦成。《俱舍本释》于语四业,皆说教他亦成业道。《毗奈耶》中说,起此等究竟犯时,要须自说。

妄语的加行有很多种方式:

从表达方式上来说,有言说、书面陈述,有以默认所说的意义,有以手式等肢体语言表示等。

从动机上来说,不论是为了自利或为他利,不论是由于怖畏,还是为了获取财物,都属于犯妄语罪。

从能加行来说,《瑜伽师地论》中说:对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不仅是自说,即使教他说,也成为业道。《俱舍论自释》对于四种语业,都说教他作也成就业道,《毗奈耶经》中则对四种语业究竟违犯的界限,界定为需要自己亲口说。

究竟者,谓他领解。《俱舍释》说:若他未解,仅成绮语。离间粗语,亦皆同此。

妄语究竟,是对方已经领会语意。《俱舍论自释》说:如果他人没有理解语意,就仅仅成为绮语。离间语和粗语也是这样判定。

引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

宋代名相司马光曾经说起他幼年的一件事,他说:“小时候我剥核桃吃,姐姐来帮我剥皮,没剥下来就走了。一个丫头用开水烫,皮便撕下。姐姐转回来问,是谁剥下核桃皮的,我说是自己剥的,父亲恰好路过听见,呵斥我说:‘小子!怎么可以撒谎,况且是在骨肉之间,能这样做吗!’我从此终生都不敢说不合实际的谎话。”

这则公案当中,未剥核桃皮变想为剥核桃皮,是妄语之想;贪求名声是妄语的烦恼;覆藏未剥皮想而乐于显示自己剥皮的欲,是妄语的等起;为了自利--以显示有能力求得赞叹而言说,是妄语的加行;听者也领会语意,是妄语的究竟。司马光知惭有愧,认识妄语不好之后,勇猛改过,从此一生也不敢说谎,这是具有防护相续的不妄语。

这是以贪名而造妄语业,生活当中,为了谋取名声、地位、财富、恭敬,人会隐藏真实一面,说虚假的语言,这样心口不一,都是妄语,只会染污自相续成为修法的障碍。人要脸面,往往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缺陷,在交谈当中不自觉地就会说妄语掩饰,或者为了显示自我,容易夸大自己的功德,这些地方都要仔细反省,才能修好口业。

《感应篇汇篇》中说:

唐朝有位姜抚,他穿戴道士的衣冠进入京城,无人认识他,他就说自己有几百岁,有长生不死救度世人的方术。在他侍奉唐玄宗时,得到皇上的恩宠而名闻一时,后来,有一位太学生荆岩去见他,问他说:“先生是哪个朝代的人?”他说是梁朝人。荆岩又问他:“当时你作官了没有?”他说:“曾经作了西凉州节度使。”荆岩呵斥说:“岂能这样诳妄,上欺于天子,下诳惑世人,梁朝是在江南,哪里去找西凉州,只有四平四安四征四镇将军,哪里来的节度使。”姜抚无以应答,惭愧得无地自容,几天之后就死去。

这则公案当中,姜抚造了严重的妄语罪。妄语的事,是姜抚的生平等事;能解的境很广,上至于天子,下至于听到他事迹的无数人民;妄语的想,是非几百岁变想为几百岁,非梁朝人变想为梁朝人,非西凉州节度使变想为西凉州节度使等;烦恼是对名利的贪心;等起是覆藏真实情况而乐意如是言说的欲。妄语的加行是为了自利而言说;究竟是听者领会话语的意义。我们欺骗一个人,就会愧对一个人;我们欺骗一百人,就会愧对一百人。姜抚是欺骗了全天下,所以当谎言揭穿时,他无地自容,无法面对天子、百姓,妄语对他的内心造成了巨大压力,使得他在惶恐忧愁之中几天便死去,是妄语黑业把他摧毁的。

有一位姓张的占卜士,擅长星象学,但他一般都是揣测人的意向,推算多不如法,或者往往受别人暗中嘱托,颠倒而说,误人大事。后来他嚼舌而死。张某既然以舌根造作妄语,蒙骗世人,现世须以嚼舌惨死来受报的。 

除了现报之外,还有后世更深重的苦报。

《楞严经》说:“炫惑无识,疑误众生,死后当堕入无间地狱。”

《禅秘要经》云:“若有四众,于佛法中为利养故贪求无厌,为好名闻而假伪作恶,实不坐禅,身口放逸,行放逸行,贪利养故,自言坐禅,如此比丘犯偷兰遮,过时不说,自不改悔,经须臾间即犯十三僧残。若经一日至于二日,当知此比丘是天人中贼、罗刹魁脍,必堕恶道,犯大重罪。若比丘、比丘尼实不见白骨,自言见白骨乃至阿那般那,是比丘、比丘尼诳惑诸天龙鬼神等,此恶人辈是波旬种,为妄语故自说言我得不净观乃至顶法。此妄语人命终之后,疾于电雨,必定当堕阿鼻地狱,寿命一劫。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八千岁时,啖热铁丸,从饿鬼出,堕畜生中,生常负重,死复剥皮。经五百身,还生人中,聋盲喑哑,癃残百病,以为衣服。如是经苦不可具说。”

《禅秘要经》上说:四众弟子,在佛法之中为了求得利养,贪求无厌,或者为了名声,身口放逸,却自己说坐禅精进,这样不改悔的话,必将堕入恶道。如果比丘、比丘尼修法没有成就,却自己说我见白骨,我数息观成就,这是欺骗天龙鬼神等,其人是魔王波旬的种姓,命终之后,比闪电骤雨还快,必定会堕入阿鼻地狱,受苦一劫。从地狱出来,还要堕在饿鬼界,八千年吞食热铁丸。从饿鬼界脱出,又堕畜生道,生时常常驼负重物,死后还要被剥皮,经过五百身再转生在人道,也是聋盲喑哑、癃残百病,其中所经历的痛苦,难以用语言描述。

(待续)




一位18岁男生说:“我想说一下我最近遇到的情况,我爸他经常外出出差,然后家里常年就我跟我妈妈在家。我们家都是那种比较传统的。我跟我妈关系很好,我妈在家换衣服什么的也不背对着我,有时候就在我眼前换。我妈妈身体很漂亮,小时候没什么感觉,长大了就越来越想看。之前我跟我妈说能不能像小时候一样睡一张床,我妈就同意了。等我妈睡着了我就偷偷掀开被子看我妈妈的身体。有时候趁我妈睡着了,我会用我下面偷偷地轻轻碰她。然后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又跟我妈睡一张床上,等我妈睡着了我把手伸进我妈被子里轻轻摸她奶子,然后我妈醒了,我就抱住我妈说我好爱她,控制不住我自己了……

我这是心理变态吗?我该怎么办?”

 

这对母子俩的关系已经彻底扭曲变形了,就像严重吸毒成瘾的人一样,最终一定会有报应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可能会有哪些报应呢?可能的报应如下。

1、这个儿子跟妈妈玩性关系就像吸毒一样,深深地上瘾了,今后无论他跟任何别的女性做爱,感觉上永远不如跟妈妈舒服。当他结婚之后,他仍然会偷偷跟妈妈玩性游戏,他跟妻子的性生活次数很少甚至完全不愿意跟妻子发生性关系,或是跟妻子发生性关系完全是应付式的。妻子凭直觉一定能感觉这对母子的关系不正常,因为人的心灵是裸体的,人的心灵状态完全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人可以暂时掩饰自己,但长时间共同生活在一个屋子下的人,完全可以看清楚对方心灵中任何一个死角,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欺骗自己,欺骗不了对方。当妻子感觉这对母子关系很奇怪之后,就会进一步留心观察,然后疑点越来越多,最后夫妻关系破裂,以离婚收场。如果离婚时已经有了孩子,则伤害更大。有的人会说,结婚之后就会极力控制自己,不再跟妈妈有不正常关系了。然而这种事情就像吸毒一样,在毒瘾还轻的时候都控制不了,在毒瘾严重的时候反而能控制自己?谁会相信呀。

2、别看这个男孩子跟妈妈玩性游戏的时候很忘情,过后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折磨他的心灵,他内心深处会感觉自己触犯了天条,对不起老天爷,对不起爸爸,对不起妈妈,他很害怕会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惩罚。尤其是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他内心害怕的能量会越来越强。越害怕,他的身体症状就越重,身体症状越重,他就越害怕,不断恶性循环,最后出现严重的焦虑症,时不时会出现焦虑症急性惊恐发作,有濒临死亡的感觉。焦虑症让他在事业上一辈子平平庸庸、一事无成。由于心灵长时间处于焦虑害怕恐惧之中,身体气血不通,经络不通,到了四十岁之后,他会患上严重的慢性疾病,或是患上恶性肿瘤,然后不到五十岁就死掉了。

3、这个男生的人际关系会很有问题,因为别人的内心是光明磊落的,而他的内心是可耻的见不得人的,所以他跟人相处特别是跟正能量很足的很优秀的人相处的时候,他会特别自卑,会紧张不安不自然。当他出现紧张不安不自然的时候,他害怕别人感觉出来,于是他不愿意与人相处交流。与人沟通交流是否顺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辈子都会过得很悲哀的。

4、爸爸不可能永远在外面出差不回家,当爸爸回家的时候,这个男生面对爸爸是心虚胆怯的,因为他做了严重对不起爸爸的事情,他霸占了爸爸的女人。这个男生不敢光明正大地面对爸爸,爸爸凭直觉一定感觉得出这个小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然后这对父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非常糟糕。爸爸有可能提出离婚,跟这对狗母子断绝关系,然后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这样解体了。这个男生的妈妈肯定会在丈夫面前极力否认,然而人的直觉是不讲道理的,越极力否认,越说明心虚,只有做了亏心事才会心虚。最终母亲的婚姻解体了,儿子的婚姻也解体了,这对狗母子又可以在一起苟合了。但母亲身体衰老了,不能满足儿子的需求了。同时儿子的身体也日渐衰弱了,病得越来越重了,最终这对母子俩的下场都很惨,他们都悔恨当初没有好好控制自己的欲望,最后被泛滥成灾的欲望焚毁得面目全非。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