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范围 考试焦虑

服务范围

我女儿把学习看得太重要了,我该怎么办?
2025-07-15 来源: 浏览量:116

求助者(20岁女孩的母亲):我女儿在国外留学,她在高中的时候就出现学习效率低,理解力不太好,学习时问的问题很多,爱钻牛角尖,问题还会反复问,不太容易理解问题,每次考试都做不完,时间不够,考试也不理想。她表面看很爱学习,但就是学不太好,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了,其他都不能做了。我们看她学习的状态也不太对,学习时让自己处于很紧张的状态,全身发汗,以为自己这样才能专心学习,我们说这样做不对,但小孩子不听。考不好试又很痛苦,很自责,说更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她考试从来没有做完过,速度很慢,答的很多,后面的题根本没有时间做。

催眠师:这个孩子内心安全感比较差,在她看来,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她就没有未来了。如果学习成绩差,所有的人都不会喜欢她,都可能会抛弃她,所以她拼死命地学,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求助者:这个孩子是我们收养的,在她很小的时候,还没有记忆的时候,我们就收养了她,她内心安全感差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

催眠师:有关系的,有很大关系,幼小的时候亲父母抛弃了她,虽然她没有记忆,但是幼年时那种被迫与最重要亲人强行分离的痛苦体验会留在她的潜意识深处。

求助者:她老说我们不理解她,不理解她学习是对她有多重要。她就是把学习看得太重要了,走得太极端了。我觉得她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解力不够。我还觉得她没有同龄人成熟,感觉比较幼稚,一些生活常识也欠缺,对人也不防范。比方说不要随便发短信给同学或老师,她还是要发。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心智发育上不正常?

催眠师:作为曾经的弃婴,内心安全感都是比较差的,你们家庭条件好,在生活中对她照顾得很好,保护得很好,她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样,没经过什么磨练,比较单纯幼稚是必然的。她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重视,你们很重视她,但不理解她。

求助者:我承认,我们对她照顾得很好,很细,我们对她总是不放心,她想去跟同学一起去很远的地方玩,我们不同意。放假了,她想到同学家住几天,我们也不同意,就这么一个孩子,太担心她出什么问题了。

催眠师:你们感觉你们对她很好,但你是否发现,她活得很忧郁?

求助者:是的,她很消极悲观,每次考不好就很痛苦,情绪很激动,就喜欢发短信给同学和老师说些极端的话,说什么自杀呀,要被人杀呀等等,我知道她可能只是情绪的宣泄,不太当一回事。我也经常跟她说,考不好没事,以后找不到工作我们可以养你,但是她不听,还说学习就像她的命一样,不让她学习就是让她死。我们也只是让她调整学习状态,不要在那么紧张的状态学习,她就极端认为我们不让她学习等等。

催眠师:这孩子情感很丰富细腻,她的文科应该可以,理科不行。她可能很自卑,过度通过学习来获得价值感。

求助者:她的语言能力比较强,所以高考完后征求她的意见,她也愿意出去。其他的学习能力在我们来看比较差,特别是逻辑强的、和数学相关方面的都不太好。给她报的商科管理专业的,学到一个法律课程,挂科了,明明学不好,还死命认为自己很喜欢,一定要学,甚至要换到法律专业来学,考不好又极度痛苦。但就是要学,她自己还感觉就是喜欢,超喜欢的,虽然她自己考完试很痛苦。但是如果不是考试的问题的话,感觉她还是快乐开朗的,如何才能帮助她呢?

催眠师:你们很爱她,但不太会理解她,甚至经常否认她,认为她不行,但她不接受自己不行,她就是要证明自己能行。

求助者:我感觉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了,不能否认她,但是完全顺从她也会害了她呀,怎么办?

催眠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尊重就是允许她的想法跟你不同,她的规则和习惯跟你不同。理解就是站在她的角度体会她内心的感受。信任就是相信她行,相信她有能力做好她想做的事情。如果她给你们父母就这四个方面打分,理解和信任方面的得分应该很低。

求助者:是的,我同意,所以我特地来接受你们的辅导,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一位妈妈说:我做了父母之后,我承认,父母对孩子的爱经常是有条件的。我收到孩子老师发的通知,说我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我就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差劲?她怎么不像我同事的孩子一样,让我很没面子。”

孩子回家之后,我想跟她聊聊,我还没开口,她先说了:妈妈,我这次没考好,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一下被她问懵了,孩子内心像明镜一样,她感觉我对她不满意了。我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坚定而温和地说:“妈妈从来没有对你撒过谎,是不是?”

女儿:“是的。”

得到她的肯定回答之后,我就说:“妈妈任何时候都爱你,不管你是考得好还是考得差。”

孩子默默地流泪,我说:“考不好你是不是很难过?”

女儿:“是的,奶奶都说我了,我害怕你也会说我。”

我说:“考不好你已经很难过了,妈妈肯定不能再责怪你了,我答应你,以后无论你考多少分,妈妈都不会责怪你,好吗?”

女儿:“那你能不能也不要拿我跟别人比?”

我说:“可以呀,妈妈不会拿你跟别人比,那你也答应我,不拿我跟别人的妈妈比,好不好?”

女儿:“好,一言为定。”

从此,我们家有一个明文规定: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

 

 

一朵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的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生命能量的独特方式,没有必要过度跟别人比,因为很多时候没有可比性。
比如有的人天生逻辑思维能力就不行,但他可能记忆能力很强,想象力很强,他能写出很好的文章和诗歌。如果他跟一个擅长逻辑思维的人比数学成绩,比物理成绩,他肯定会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会严重自卑。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就在思维,人需要学会变通地看问题。
只知刚的人,难免被折断;只有柔的人,到头来终是懦夫;只有那刚柔并济才可能是最后的成功者!


Copyright 2023 深圳市心灵通心理文化研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4060267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