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1:恶性循环怪圈与良性循环轨道
父母曾是人生不得不接受的第一任老师或楷模,如果不曾经过系统的清理,长大以后,会不由自主地重复他们的模式,基本上概莫能免。家庭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魔力,传递着悲剧或喜剧的性格和命运。
认清自己,忠于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图片12: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
1.否定作用:如癔症性失明;
2.歪曲事实:如被害妄想;
3.向外投射: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向内投射:如追星;
5.退行作用:又叫幼稚行为;
6.幻想作用:如做“白日梦”;
7.潜抑作用:是不知不觉地压抑;
8.隔离作用:如用“仙逝”代替“死”;
9.转移作用:将冲动导入没有威胁的目标;
10.反向作用:如男女中学生之间常有一种回避现象;
11.抵消作用:用另一件事来抵消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12.象征作用:如通过洗涤肉眼看得见的“脏”来象征性地洗涤心灵中的“脏”;
13.补偿作用:如努力发展其它方面的特点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14.合理化作用: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辩解,从而隐瞒真实动机;
15.压抑作用:当欲望、冲动或本能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可以表达时,就有意识地压抑;
16.升华作用: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
17.利他作用:能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同时又有利于他人,受到社会赞赏;
18.幽默作用:化解困境、免除尴尬、调节气氛最好的方式。
图片13:深度心理治疗原理示意图
爱心面具:内心不善良,害怕被人发现,故戴爱心面具。
平静面具:内心紧张不安,怕被人看低,故戴平静面具。
威力面具:害怕被欺负,害怕别人不服,故戴威力面具。
图片14:人生7大平衡定律
一、苦难守恒定律:一生吃苦的总量是恒定。
二、幸福守恒定律:取决于正确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幸福指数随着这个态度更加端正而提升。
三、自由守恒定律:自由度取决于知道多少不能干的事。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四、快乐守恒定律:快乐程度取决于分享多少,和占有多少没有必然关系,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快乐。
五、得失守恒定律:得到的东西是用失去的东西换回来的。能付出人所不能付出,就能得到人所不能得到。能忍受人所不能忍受,就能成就人所不能成就。什么都想得到,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六、财富守恒定律:一个人最终拥有的财富,取决于他对世界创造的价值总量。不论你曾经经历过什么,上天总会找一个机会,让你的财富保持在命中应有的数字。坏人损我们的,好人会来还上;凡人亏我们的,上天会来奖赏。
七、生命能量守恒定律:
1)自动平衡:精神大于物质 天福
当精神超出物质,宇宙有个规律会自动恢复平衡,物质会自动出现。
2) 被动平衡:物质大于精神 天灾
物质太多,多出精神的这部分物质会消失,甚至会出现天灾人祸。
3)主动平衡:以物换德 人为修福
可以主动创造平衡(捐财捐物),以便趋吉避凶、消灾免难。也可以主动创造不平衡(多积德,少物欲),从而推动现实命运的改变,更有甚者,升华生命,转凡成圣。
图片15:心理治疗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心理治疗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1、得到了释放、关心、支持
2、学会更好的行为方式
3、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4、增加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5、化解情结
6、通过消除心理障碍,使正常心理机能得到自然展现。如同拨云见日,情结就像天空中的乌云
7、强化好的人格,理解和接纳“不好”的人格
患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压抑的存在,人们不能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本能冲动
心理能量两种“不正常”的运动:压抑 沉溺
心理能量需要顺畅地流动人才会感觉舒服
图片16: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1、意识活动是否停止的区别
催眠状态下意识活动范围非常非常狭窄,只跟催眠师保持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听觉、嗅觉、触觉可以很灵敏,也可以讲话。
2、潜意识活动是否受人为影响的区别
睡眠状态潜意识活动非常活跃。
催眠状态潜意识活动非常局限,跟催眠师保持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只关注催眠师暗示的内容或情境。
3、身心放松程度的区别
睡眠时身心仍有张力。
深度催眠状态下,身心张力全部降为0了,这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天地的能量能够完全畅通无阻地进入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4、身体代谢率大小的区别
睡眠状态下,活跃的潜意识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深度催眠状态下,跟高僧惮修入定的状态或动物冬眠时候的状态一样。
5、脑电波的区别
睡眠时的脑电波是Delta波。
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为Alpha波与θ波。
图片17:了解自己与否决定拥有怎样的人生
了解自己与否,决定了每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什么我总是很容易紧张焦虑不安?
为什么我总是会胡思乱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为什么我总是放不下过去的恋人?
为什么我总是会冒出伤害家人的想法?
为什么我看到那些一岁左右的小婴儿时头脑里总是会冒出一种想摔死他的念头?
三种类型面具
平静面具
爱心面具
威力面具
面具越厚的人,其实内心越脆弱
图片18: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外在表现
眼神、表情、肢体动作:55%
声音、语调、语气与说话频率:37%
单纯说话的内容:8%
心灵是裸体的,不必掩饰,也掩饰不了
唯有改变内在,外在才会跟着改变
图片19:别人不喜欢你的原因分类
别人不喜欢你或你不喜欢别人的原因
1、你曾故意伤害对方的利益或自尊
2、你曾无意伤害对方的利益或自尊
3、对方对你有偏见
4、对方嫉妒你
5、对方对你有误解误会
6、对方把你当出气筒
7、对方对你有负移情
8、对方对你恨铁不成钢
自然总是多样性的,免不了出现我们自 己看不惯的事物,感谢赞同我们的人, 也敬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天下是大 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
图片20:应对他人批评攻击的常见方式
面对他人批评攻击羞辱的常见方式
8、采取幽默风趣的应对策略
7、采取雾一样的模糊应对策略
6、尊重理解对方,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
5、高傲、不屑一顾
4、反抗反击、针锋相对
3、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2、自卑自贱
1、害怕逃避